踰淮易质从为枳,书尾重题未降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颂(chǔ sòng)的意思:楚国的颂歌,指赞美楚国的歌曲或诗篇。
慈颜(cí yán)的意思:慈颜指的是慈爱和和蔼的表情或面容。形容人的脸上流露出慈爱、和善的神情。
归奉(guī fèng)的意思:归还并奉还。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皇树(huáng shù)的意思:指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尊贵和威严。
嘉实(jiā shí)的意思:形容言行真实可信,值得赞扬。
龙阳(lóng yáng)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亲密行为,特指男女私密的行为。
千奴(qiān nú)的意思:形容人们受奴役、束缚的状态。
商岭(shāng lǐng)的意思:商岭是指商贾云集的地方,也可指商业繁荣的地区。
书尾(shū wěi)的意思:书籍的末尾部分。
四老(sì lǎo)的意思:指四个年纪较大的人,也可以泛指年长者。
锡贡(xī gòng)的意思:指对他人表示赞赏或恭敬之意,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 翻译
- 皇家的树木以其芬芳闻名,流传着楚地的赞歌,它们包裹着贡品,记录着荆扬的辉煌。
越过淮河,它们的性质改变,可能变为枳木,书卷末尾再次题写,还未等到冬天的霜降。
四位长者不必在商岭隐居,众多奴仆又有谁能种植在龙阳之地。
我遥想陆绩怀抱着美好的果实,归来时衣袖间充满了孝心和香气。
- 注释
- 皇树:指代皇家的名贵树木。
擅芳:擅长散发芳香。
楚颂:楚地的赞歌。
厥包:它们的包裹物。
锡贡:进献贡品。
荆扬:古代地区名,包括湖北、湖南一带。
踰淮:越过淮河。
易质:性质改变。
为枳:变为枳木。
书尾:书卷末尾。
未降霜:还未到冬季霜降时节。
四老:四位年长的人。
商岭:古代山名,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千奴:众多奴仆。
龙阳:古代地名,可能与种植有关。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以孝顺著称。
嘉实:美好的果实,象征孝心。
慈颜:慈祥的脸庞,指母亲或长辈。
满袖香:衣袖充满香气,形容孝敬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典雅。
"皇树擅芳传楚颂" 一句,通过皇家树木盛开花朵,传承了楚地的美丽赞歌,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和自豪之情。这里的“皇树”可能指的是橘树,在古代象征着高贵与纯洁。
"厥包锡贡纪荆扬" 中,“厥包”可能是指橘子外层的皮,而“锡贡”则形容其坚硬,通过对比突出了橥子的珍贵和坚实。"纪荆扬" 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传统美好事物的记录与传扬。
"踰淮易质从为枳" 这一句中,"踰淮" 指的是越过淮河,而“易质”则形容橘树性格的纯净无杂。"从为枳" 则是说诗人因为橘子的美好而将其比作另一类果实——枳。
"书尾重题未降霜"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反复提及橘子,未曾间断,即使到了冬天霜降之时也未停止。
"四老何须隐商岭" 中的“四老”可能是指四位高龄的隐士,而“何须隐商岭”则是在问这些老者为何需要隐居于远离尘世的商岭之上。这里或许在探讨人生与归隐的主题。
"千奴谁为种龙阳" 这一句中,“千奴”可能是指众多的劳动者,而“谁为种龙阳”则是在询问这些劳动者是为了谁而在种植橘树于龙阳之地。这里可能在反思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关系。
"遥怜陆绩怀嘉实"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良陆绩的深切同情和怀念,同时也对其美好的事迹进行了赞颂。
最后一句“归奉慈颜满袖香” 描述了诗人带着满是橘子香气的衣袖,回到家中以此来表达对母亲或长辈的孝顺之情。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橘树与其果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望偶题
漠漠青山雨,霏霏白鹭烟。
诗材来远近,画本极中边。
流落虽天外,登临赖目前。
浮生才几日,此地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