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竹通生水,搴萝补坏墙。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齐 云 寺 宋 /张 至 龙 雨 疎 分 点 下 ,略 彴 界 横 塘 。接 竹 通 生 水 ,搴 萝 补 坏 墙 。字 涂 窗 眼 黑 ,香 染 佛 衣 黄 。未 晚 萤 先 出 ,萧 然 两 画 廊 。
- 翻译
- 稀疏的雨点轻轻落下,小桥横跨在池塘边。
竹子连成一线引水来,藤萝攀援修补破旧的墙。
墨迹染黑了窗户,香气浸透了佛衣变得黄色。
天还没黑,萤火虫就先飞出来,两廊显得空寂清冷。
- 注释
- 雨疏:稀疏的雨点。
分点:轻轻落下。
略彴:小桥。
界:横跨。
横塘:池塘。
接竹:竹子连成一线。
通生水:引水来。
搴萝:攀援藤萝。
补坏墙:修补墙壁。
字涂:墨迹染黑。
窗眼:窗户。
香染:香气浸透。
佛衣黄:佛衣变黄。
未晚:天还没黑。
萤先出:萤火虫先飞出。
萧然:空寂清冷。
两画廊:两个走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雨疏分点下,略彴界横塘。" 这两句以轻柔的笔触捕捉了雨后初晴时分散的雨滴和田野间低矮的堤岸,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接竹通生水,搴萝补坏墙。"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农家生活图景:竹子旁边流淌着生命之水,而农夫正忙于用藤蔓修补破损的围墙。这不仅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尊重。
"字涂窗眼黑,香染佛衣黄。" 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书卷与宗教信仰交织的情景:窗上的墨迹如同眼睛一般深邃,而室内的香气则让佛像上的衣物变得金黄。这既是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定。
"未晚萤先出,萧然两画廊。" 最后两句抒写了傍晚时分,萤火虫尚未完全亮起的情景,而廊道间已是一派清凉之意。这不仅是对自然节律的感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与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旦酬赠陈海门留宴
勾芒御春阳景熙,明庶神风原野披。
簇簇卿云千顷合,霏霏濡露百荣滋。
黄堂琼枝直挺秀,郎署华精参列宿。
陈蕃后裔八闽豪,制锦鸣琴来海凑。
海凑频年氛祲多,夷舲血战翻鲸波。
积阴寒谷思回暖,喜见贤侯曳佩过。
仁风乍扇化已浃,品物昭苏元祚协。
履端介祉启芳辰,燕寝香凝动欢颊。
双瞳顾我若平生,柏酒殷勤相向倾。
已沾玉馔方圆溢,复听华梁歌吹盈。
坐眷兰心挹芳馥,文德悬知覃蔀屋。
共推小范甲兵胸,载展士元骐骥足。
嗟予濩落卧江滨,年年椒颂向谁新。
甘棠蔽芾徵邻壤,海上长歌不老春。
《元旦酬赠陈海门留宴》【明·曹大同】勾芒御春阳景熙,明庶神风原野披。簇簇卿云千顷合,霏霏濡露百荣滋。黄堂琼枝直挺秀,郎署华精参列宿。陈蕃后裔八闽豪,制锦鸣琴来海凑。海凑频年氛祲多,夷舲血战翻鲸波。积阴寒谷思回暖,喜见贤侯曳佩过。仁风乍扇化已浃,品物昭苏元祚协。履端介祉启芳辰,燕寝香凝动欢颊。双瞳顾我若平生,柏酒殷勤相向倾。已沾玉馔方圆溢,复听华梁歌吹盈。坐眷兰心挹芳馥,文德悬知覃蔀屋。共推小范甲兵胸,载展士元骐骥足。嗟予濩落卧江滨,年年椒颂向谁新。甘棠蔽芾徵邻壤,海上长歌不老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167c67ba4b8ab0221.html
蛮娃曲
蛮娃出户筠筐随,琇子穿环帕裹颐。
东邻女伴竞相逐,四月深山采葛时。
葛叶凄凄葛藤绿,挼葛为丝给春服。
经丝易脆纬丝柔,裂指犹嫌䌟不速。
破窗风急寒灺生,流黄轧轧无停声。
织成未敢问刀尺,明日输租应到城。
到城杼轴归公府,吁嗟蛮娃亦良苦。
君不见北里春风歌舞人,曲罢罗裳弃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