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时足爨,馈芋日盈筐。
纵匪南山豹,聊为暗雾藏。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时期,一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如何在社会边缘寻找生存之道。他们或许曾是社会中的“亡命之徒”,但在这乱世中,他们找到了暂时的庇护与依靠。诗中提到他们在荒凉之地搭建简陋的住所,依靠邻居的慷慨分享维持生活。尽管他们的处境艰难,但他们选择隐匿于暗处,不显山露水,以求自保。
诗中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在困境中寻求生存智慧的一面。通过描述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片段,诗人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社会的复杂性,引人深思。
腊后寒威壮,春回岁律穷。
薄云霏小雪,爱日解严风。
银阙千门迥,瑶林万里同。
谁能拂毫素,移入画屏中。
圣人作耒耜,苍苍民乃粒。
国俗俭且淳,人足而家给。
九载襄陵祸,比户犹安辑。
何人变清风,骄奢日相袭。
制度非唐虞,赋敛由呼吸。
伤哉田桑人,常悲大弦急。
一夫耕几垄,游堕如云集。
一蚕吐几丝,罗绮如山入。
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
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俊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销。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
草绿莲红,□映小汀洲。
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
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楼。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
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