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内丘县,暮投鄗城馆。
天寒霜满林,路修日云短。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君命(jūn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表示对君主的忠诚和服从。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深更(shēn gēng)的意思:深夜、夜深时分。
衰颓(shuāi tuí)的意思:形容衰败、衰落、没落的状态。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小酌(xiǎo zhuó)的意思:轻松地喝酒,形容喝酒不多。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隐几(yǐn jǐ)的意思:隐瞒真相,掩饰事实。
银缸(yín gāng)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
应钟(yìng zhōng)的意思:指应当按时、按规定做某事。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内丘县清晨出发,傍晚时分投宿鄗城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变化。
首句“晓发内丘县”,点明了旅程的开始,清晨从内丘县出发,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憧憬。接着,“暮投鄗城馆”则描述了傍晚时分到达目的地,投宿在鄗城馆的情景,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转换,勾勒出旅行的节奏感。
“天寒霜满林,路修日云短”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寒冷的天气、满布霜雪的树林以及漫长的道路与短暂的日光,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特有的孤独与寂寥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与行程的艰辛。
“灯火已深更,虚堂月华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灯火通明与月光洒满空旷的大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旅途中的温馨与宁静,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隐几欲无言,小酌银缸浅”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着月光下的空堂,诗人想要静静地坐着,似乎有许多话想说,却又无从说起,于是选择以轻酌来寄托自己的思绪。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
最后,“岂不惜衰颓,君命义难缓”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君命的尊重与责任的担当。这不仅是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无奈,也是对职责与义务的坚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明朝又栾城,应钟月初浣”预示了第二天的行程,诗人将再次踏上新的旅程,而月亮的初浣则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寓意着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人生、责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