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亦幻物,谁能诘其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化(cháo huà)的意思:指人们在朝廷或权力面前改变立场或忠诚,背叛原有的理念或信仰。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灭没(miè mò)的意思:指彻底消失或毁灭。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 注释
-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须臾:极短的时间。
化:转变。
顽石:坚硬的石头,象征长久不变。
千古:千百年。
遗:遗留。
空山:荒凉的山。
天地:宇宙万物。
幻物:虚幻的事物。
诘:追问。
端:根本。
- 翻译
- 浮云没有固定的形状,瞬间就会消散或出现。
一旦它化为顽石,就永远留在空寂的山峦之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天地万物都是虚幻的存在,谁又能探究它们的根本原因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观察万物的哲学思考。"浮云无定姿,灭没须臾閒"表达了自然界中云彩变幻不定的特性,以及事物生灭更迭迅速的现实。"一朝化顽石,千古遗空山"则以一种超验的视角看待时间与空间,把握瞬间可以让坚硬如石的事物变得柔软,而历经千年却留下空洞的山峰。这两句诗强调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思议和永恒。
"天地亦幻物,谁能诘其端"则是对宇宙万象的一种哲学反问,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人又怎能探究出其中的真相呢?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层次真理难以捉摸的认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时间与人类渺小的沉思。诗人的笔触既有超然物外之感,又不乏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