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事(biān shì)的意思:指不关心、不在意的事情。
出临(chū lín)的意思:指出现在某个地方或出现在某人面前。
吹角(chuī jiǎo)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吹嘘自己。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列营(liè yíng)的意思:指军队按照一定的编制和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营地。
临戎(lín róng)的意思:指临阵勇猛,战斗力强。
然石(rán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展的趋势如同石头滚下山坡一样,不可逆转。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阳关(yáng guān)的意思:阳关是指阳光明媚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燕然石(yàn rán shí)的意思:燕然石是指燕山上的一块石头,比喻人的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注释
- 汉家:指汉朝,古代中国的朝代之一。
边事:边境的军事事务。
窦宪:东汉名将,曾北伐匈奴。
临戎:出征,面对战场。
绝漠:荒漠,极远的沙漠地带。
阳关:古代边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列营:排列的军营。
茂草:茂盛的草地,可能指军营附近的环境。
吹角:吹响号角,用于传达命令或鼓舞士气。
燕然石:燕然勒石,东汉窦宪北伐获胜后刻石记功的地方。
虏功:战胜敌人的功劳。
- 翻译
- 汉朝边境的事情非常重要,窦宪出征前线。
穿越荒漠的秋山依然存在,阳关的老路仍然相通。
军营排列在繁茂的草地上,号角声在高风中回荡。
靠近燕然山的石碑,期待不久能上报战胜敌虏的功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塞御敌的情景,展现了边塞的严峻和将军的英勇。开篇“汉家边事重”四字,便设定了整个诗歌的肃穆氛围,表明边疆之事重大而紧迫。紧接着,“窦宪出临戎”则点明历史上著名的边塞统帅窦宪,用以比喻将军出征的英勇和重要性。
“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调了边疆地理环境的荒凉与严峻,以及历史悠久的战略要道。这里的“绝漠秋山”描绘出边塞的孤寂与苍凉,而“阳关旧路通”则让人联想到无数将士在这条道路上征战沙场,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列营依茂草,吹角向高风”写出了军队扎营的情景。这里的“列营依茂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军营的排列有序,而“吹角向高风”则传递了即将开战前的紧张气氛和号角声中蕴含的英勇与激昂。
最后,“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两句,表达了将军在征战归来后,站在燕然石上回顾往事,展示对敌人的胜利。这里的“燕然石”是古代北方边塞的一处著名地标,而“行看奏虏功”则显示出将军自豪地展示其军功,彰显了诗人对将军英勇和战争胜利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氛围以及将士英勇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边塞战事图景。诗中语言简洁有力,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