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雪》
《残雪》全文
清 / 蔡见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梅梢红已上朝暾冷意无多点存

泥印渐消鸿爪迹,花铺尚现马蹄痕。

寻诗浅踏人双屐,访友迟归酒一樽。

三尺立穿师未醒,儿时光景忆程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暾(cháo tūn)的意思: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点存(diǎn cún)的意思:指点收藏,表示对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收藏、保存或保留。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冷意(lěng yì)的意思:指寒冷的感觉或寒意。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梅梢(méi shāo)的意思:梅树的顶端,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境界。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上朝(shàng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级官员上朝参加政务。

时光(shí gu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残雪未尽,梅花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梅梢红已上朝暾,冷意无多几点存”,以“梅梢红”点明季节转换,梅花在晨光中绽放,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冷意无多”则暗示着冬日的痕迹还未完全消散,残雪犹存。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和温度感受,营造了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颔联“泥印渐消鸿爪迹,花铺尚现马蹄痕”,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复苏景象。随着春的到来,大地逐渐回暖,雪水融化,动物的足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生命的迹象——“泥印渐消”和“花铺尚现”。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生的希望。

颈联“寻诗浅踏人双屐,访友迟归酒一樽”,转而描写诗人的个人活动。他轻步行走于雪地之上,寻找灵感,访友归来时已是酒醉黄昏。这一联通过“寻诗”和“访友”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热爱。

尾联“三尺立穿师未醒,儿时光景忆程门”,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师门前等待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师长教诲的感激。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冬去春来、自然复苏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过去的深深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蔡见先
朝代:清

蔡见先(1855~1911),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
猜你喜欢

苦热行二首·其二

昼眠苦多蝇,夜眠苦多蚊。

炎霞热雾蒸絪缊,四体拘促何由伸。

仙人桂官接兰苑,下望青松踏幽巘。

我欲从之谅非远,尘世何堪遂仰偃。

(0)

济宁闻召命写怀

炉中药物箧中书,未足功夫岁暗徂。

日月人间浑少暇,风云天上复相须。

身犹抱病惭康济,年已知非强进趋。

三载白楼尝一过,不堪临别却踟蹰。

(0)

春日写怀二首·其一

半世浮名梦未醒,他乡春色眼犹青。

自从河济收功后,赢得馀閒点内经。

(0)

济宁逢春二首·其二

鼓乐迎春东郭东,春风遥与故园通。

一时诸友谁常健,三洞双溪我欲穷。

官事敢云无了日,古人堪慕有高风。

泰山咫尺须乘兴,会见扶桑海日红。

(0)

夏夜四首·其三

满天风露夜将分,花树生香隔院闻。

独坐此时无一语,待他日出漫云云。

(0)

咏兰四首·其二

猗兰含紫蕤,经冬冻不发。

春风几何时,碧干争挺拔。

一干仅一花,清香乃倾国。

贞姿颇耐久,逾月未衰落。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