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其九》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其九》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得山来未见村,已知村近稍多田。

坐看云脚都垂地,回望峰头已入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回望(huí wàng)的意思:回顾过去,回忆往事。

云脚(yún jiǎo)的意思:指云彩在山脚下飘动,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翻译
走出山后还没见到村庄,已经知道村庄靠近有更多农田。
静坐着看云彩的边缘几乎垂到地面,回头远望山峰顶端已高入云天。
注释
出:走出。
得:到达。
山:山脉。
来:过来。
未:还没有。
见:看见。
村:村庄。
已:已经。
知:知道。
村近:村庄附近。
稍:稍微。
多:较多。
田:农田。
坐:坐着。
看:观看。
云脚:云彩的底部边缘。
都:全部。
垂:下垂。
地:地面。
回望:回头眺望。
峰头:山峰顶部。
入:进入。
天: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独特体验。"出得山来未见村,已知村近稍多田"表达的是诗人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即便还未亲眼看见村落,但通过一些自然的征兆,如地貌的变化等,已经感知到了村庄的临近。这种感觉上的预测与现实之间微妙的差异,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大自然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的能力。

"坐看云脚都垂地,回望峰头已入天"则是从静态转为动态的视角变化。诗人在山上安坐,看着云端似乎接触到大地,而当他回过头来,发现自己所处的峰顶已经被云雾环绕,与天际相连,这种视觉上的错觉,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村、田野、云脚和峰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体验。这种诗歌美学上的追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宋代文人墨客之间,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表达达到了高峰。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孟子.善与人同

善出于人元即性,在人在我本无殊。

常人未免为私累,上圣之心道与惧。

(0)

咏史.苏东坡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

天津醉里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0)

石堂·其一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烟霞。

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谓青山识正邪。

(0)

除浙西宪舟过钓台有感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

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

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

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0)

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

尽欲读书三万卷,蓬莱未必似岷峨。

(0)

送卢郎中国华赴闽宪

相望千里马牛风,联事湖湘各已翁。

造次便呼儿女见,绸缪略与弟兄同。

百年又是梅花发,万事何如荔子红。

欲附使轺嗟不及,却怜身在俊躔中。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