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呼恐相失,日堕九疑峰。
《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在南飞时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之美。
“结阵时南向”,开篇即点明大雁成群结队,向着南方飞翔的景象。大雁飞行时会形成整齐的队形,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它们的智慧,也象征着团队协作的力量。这里的“结阵”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大雁飞行时的壮观场面。
“楚云千万重”,接着诗人以“楚云”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辽阔壮丽的画面。楚地多云,这里用“千万重”来形容云层之厚,既突出了云的密集,又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浪漫和神秘的气息。
“相呼恐相失,日堕九疑峰”,最后两句则聚焦于大雁之间的互动。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大雁之间相互呼唤,生怕彼此走散。当太阳即将落山,映照在九疑峰上时,这一幕更加增添了画面的温馨与宁静。这里不仅表现了大雁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雁南飞的壮丽景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蕴含了对团队合作与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常泰寺
儒道无盛衰,立教尚中正。
旁流及先释,往往出幻境。
岧岧长泰山,古寺历梯磴。
高阁何崔巍,留笠志名胜。
复有罗汉迹,凿空作佐证。
飞仙及化人,我亦疑未定。
或者解天巧,游戏偶乘兴。
不妨作狡狯,醒世使生敬。
老僧谈往事,附会惑观听。
怪事何所无,不语宪诸圣。
长廊古碑昏,苍然四山暝。
传闻任悠悠,栖迟爱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