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触处(chù chù)的意思:触动到别人的痛处或敏感点。
金带(jīn dài)的意思:指金色的腰带,比喻高官厚禄或身份显赫。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乐天(lè tiān)的意思:形容人心态开朗,乐观向上,不为外界困扰所动。
年衰(nián shuāi)的意思:年纪渐长,身体逐渐衰弱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胜衣(shèng yī)的意思: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
衰瘦(shuāi shòu)的意思:身体衰弱,非常瘦弱。
天相(tiān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特征在外部表现上与内在品质相符合。
委地(wěi dì)的意思:形容非常疲劳或筋疲力尽。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移时(yí shí)的意思:指改变时间,推迟或提前原定的时间。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莺语(yīng yǔ)的意思:指美妙的歌声或动听的话语。
不胜衣(bù shèng yī)的意思:指衣服不够穿,形容贫穷。
- 注释
- 五年:指一段时间,这里特指五年的光阴。
三月:农历三月,春天的月份。
今朝:今天。
客散:宾客散去。
筵空:宴席结束,空荡荡的。
独掩扉:独自关闭门扉。
病共:疾病与我共同度过。
乐天:白居易的字,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樊子:樊宗师,唐代诗人。
一时归:一同离去。
闲听:悠闲地倾听。
莺语:黄莺的叫声。
移时立:站立了很长时间。
思逐:思绪追逐。
杨花:柳絮。
金带缒腰:金边的腰带松弛。
衫委地:衣衫拖在地上。
不胜衣:承受不住衣裳的重量。
- 翻译
- 五年的时间在今日结束,宴席散去,我独自关上门扉。
疾病与我如白居易般相伴,春天却随着樊宗师一同离去。
悠闲地聆听黄莺的歌唱,站立许久,思绪却像柳絮般随风飘飞。
金色的腰带松垂,衣衫拖地,年年岁岁,身体衰老得难以承受衣裳的重量。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诗中描绘了一个五年一度的春季宴会结束后的情景,通过对过往欢乐场面的回忆和现实中的孤寂落差,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更迁以及个人的无常与哀愁。
诗人首先写道“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这是宴会结束后的场景,宾客散去,一桌盛宴的欢声笑语不复存在,只剩下自己孤独地关上门扉。接着是“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诗人因病不能参与宴会,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日子已经离去,而春天也随着樊迟(古代称呼未成年的儿童)一起消逝了。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则是诗人在安静中聆听着燕子的鸣叫,这些声音让他感到时间的流逝,而心中的思绪随着飘落的柳絮(杨花)四处飞散。最后,“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表达了诗人因岁月的流逝而身体日渐虚弱,连华美的衣物都无法掩饰其衰败之态。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结束后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以及个人体验的深刻感悟。白居易以其平实自然的笔法,将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乐府十二辰歌
鼷鼠食牛牛不知,牛不愿骍而愿犁。
虎噫来风皮见藉,兔狡宅月肩遭胹。
欲兆幽烽二龙死,独微晋泽一蛇悲。
失马吉凶方聚门,亡羊臧谷未宣分。
沐猴冠带去始惬,木鸡风雨漠何闻。
不须皎皎吠蜀狗,阮子与猪同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