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霜落》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
首句“霜落清江一夜秋”,以“霜落”点明季节,暗示秋意已深,清江之上铺满了白霜,营造出一片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景象。接着,“觉来明月满江楼”,诗人从沉睡中醒来,发现一轮明月洒满江面,映照在楼宇之上,月光与霜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幽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酒醒人散夜将半”,描述了诗人独自饮酒后,随着夜色渐深,众人散去,只留下他一人面对寂静的夜晚。这里的“酒醒”不仅指身体上的清醒,也暗含心灵的觉醒,诗人或许在酒醉之后,对人生、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最后一句“花上鸟啼空自愁”,诗人将目光转向花枝,听到鸟儿的啼鸣,却似乎在为自己的孤独和忧愁而哀叹。这不仅是鸟儿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在寂静的夜晚,面对自然界的美好与自己的孤独之间的对比,引发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霜、月、酒、花、鸟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孤独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刘因诗歌的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庵碑
青山阅沧桑,人与泉流逝。
碑字诏来兹,片石功非细。
探奇入千山,稽古感兴替。
坐卧读其间,半皆隆嘉岁。
尤多万历年,衰晚恣壮丽。
最后至香岩,墙背树翳翳。
贞珉屹然存,字有褚虞势。
风雨所泐蚀,岁月难审谛。
一石告我知,隐跃出草际。
曰维唐贞观,航海使星诣。
雪庵异迹闻,赐予有嘉惠。
厥赐碑与牌,碑以表禅慧。
环山为之田,铜牌乃符契。
明碑尽可仆,此碑有攸系。
雪庵方外人,何以感唐帝。
幼安与方彦,德使顽钝励。
芳徽岂不彰,表闾殊未逮。
舍利塔
苍山亭亭如覆盎,佛塔东西屹相向。
林头朝日射重檐,黄金丹砂晔生光。
中华此塔第十五,图记所传知不妄。
智惠薰成舍利罗,夜半奇芒时一放。
想见当时阿育王,麾叱神工鞭鬼匠。
云车瘴海挽炎沙,沙底黄肠三万丈。
石排方面蔑石段,铁锢瘦中腰鼓样。
功夫精密业长久,位置尊严气高张。
地皮浮水肤寸许,旱溢与之俱下上。
崧山归山夏秋雨,雨潦从衡岁相荡。
天龙围护夜叉守,终劫不敢生波浪。
塔前树秀老不死,树下水流多益壮。
再拜初尝一勺甘,洗我三生烦恼障。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