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口东明寺,回峰暝复登。
烟封扪鸟树,石抱挂猿藤。
这首诗描绘了东明寺的夜晚景色,充满了静谧与禅意。诗人方润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深而神秘的画面。
首先,“沙口东明寺,回峰暝复登”,开篇点题,描述了诗人前往东明寺的情景,夜晚的回峰映衬着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氛围。
接着,“烟封扪鸟树,石抱挂猿藤”,这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景象和岩石怀抱的藤蔓,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过水留云磬,明龛上佛灯”则展现了寺庙内的活动与氛围。过水时留下云磬的声音,明灯照亮佛龛,既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永言同白业,脱屣卧岩层”,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愿意像僧侣一样,脱去世俗的束缚,静静地躺在岩石之上,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东明寺夜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东窗日白林鸦号,居士偃卧三间茅。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