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鸟衔花无觅处,绿苔封径看空回。
《题安头陀石室》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安 头 陀 石 室 宋 /李 洪 头 陀 灵 迹 閟 岩 隈 ,寻 胜 何 人 肯 暂 来 。野 鸟 衔 花 无 觅 处 ,绿 苔 封 迳 看 空 回 。
- 翻译
- 头陀的灵迹隐藏在岩石的角落里,
寻找美景的人又有谁愿意暂时停留呢。
- 注释
- 头陀:指修行的和尚,尤其是苦行僧。
灵迹:神圣或非凡的事迹,此处指头陀留下的痕迹。
閟:隐蔽,隐藏。
岩隈:岩石的缝隙或角落。
寻胜:寻找美好的景色或胜境。
何人:什么人,此处指任何人。
暂来:暂时前来。
野鸟:野生的鸟儿。
衔花:嘴里叼着花。
无觅处:找不到地方。
绿苔:青苔,绿色的苔藓。
封径:覆盖道路。
空回:空自返回,无人走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石室图景,充满了对孤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头陀灵迹閟岩隈,寻胜何人肯暂来。" 这两句通过“头陀”这一佛教术语,指代隐居的高僧或修行者,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在深山中找到心灵寄托和精神安慰之人的敬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寻访古迹却难以找到知音的孤独感。
"野鸟衔花无觅处,绿苔封径看空回。"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通过“野鸟衔花”这一生动画面展示了春天到来的消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绿苔封径"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自我放逐。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石室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佛法之深和孤寂生活之美好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