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害匪徒兮地害匪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化(ché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展达到某个阶段或状态。
匪徒(fěi tú)的意思:指犯罪分子、盗贼。
化机(huà jī)的意思:指将机械、器物变成人形,即使它们没有生命。
茂育(mào yù)的意思:茂盛而育。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欣欣(xīn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的样子。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 鉴赏
这首诗《拟曾晰莫春唱答歌六章(其三)》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物无心而成化兮觉天地之无私”这一句开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万物生长不因个人意志而发生,而是遵循着天地间自然的规律,体现了天地之间无私的属性。接着,“纷欣欣而茂育兮身亦游于化机”,描绘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生命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人害匪徒兮地害匪宜”,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人间邪恶和土地不适的批判,指出这些现象并非自然应有的状态,而是人为造成的。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生、顺应自然法则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