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鸣(bēi míng)的意思:形容悲伤哀鸣的声音。
怅而(chàng ér)的意思:心情沮丧、不愉快的样子。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辽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荒凉,人迹罕至。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嘶涩(sī sè)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苦涩难听。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夕曛(xī xūn)的意思:夕阳的余晖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展示了作者在唐代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首句“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通过蝉的鸣叫与晚霞、温柔的声音和夏日浮动的云朵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紧接着,“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秋天气氛的强烈感受。
诗人通过蝉鸣声的欲长犹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无法持久的悲哀。风清韵初成,则是一种从自然中寻找安慰的声音描写。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这两句,诗人借助古树与荒废的城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孤独、凄凉的情感。接下来的“闲院支颐,深林倚策”,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自处状态,既有闲适之情,又不失孤寂。
最后,“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对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言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生命的短暂。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学星书。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初约山寺游,端为怪奇石。
那知云水乡,化作锦绣国。
入门径深深,过眼秋寂寂。
隔竹小亭明,稠红漏疏碧。
山僧引幽践,绝巘恣佳陟。
三步绮为障,十步霞作壁。
烂如屏四围,搭以帔五色。
满山尽芙蓉,山僧所手植。
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却忆补外时,朝士作祖席。
是间万株梅,冷射千崖白。
旧游不可寻,雪枝半榛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