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寇莱公》
《寇莱公》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朝社稷功。

平日孤舟何处,江亭依旧秋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òuláigōng
sòng / zhé

rénzhīgōnghuìzàidōngshísāncháoshègōng

píngzhōuchùjiāngtíngjiùbàngqiū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朝社(cháo shè)的意思:指朝廷、社会。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注释
人知:众人皆知。
公惠:你的恩惠。
巴东:地名,古代中国地区。
三朝:三个朝代。
社稷功:对国家的重大贡献。
孤舟:孤独的小船。
何处:在哪里。
江亭:江边的亭子。
依旧:仍然。
傍秋风:面对秋风。
翻译
人们只知道你在巴东施恩惠,却不知你对国家的三大功绩。
往日的小船如今身在何方,江边的亭子依然迎着秋风独自站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寇莱公》,主要赞扬了寇准在巴东地区施政爱民的德行。然而,诗人强调人们往往只记得他在巴东的惠及百姓之事,而忽视了他在三个朝廷中所做出的维护国家社稷的功绩。诗中通过“平日孤舟”这一意象,暗示寇准的清廉和淡泊,而“江亭依旧傍秋风”则寓言他的离世,但江亭犹在,秋风依旧,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整体上,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寇准的形象,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雪中简林景思刘振之

骤寒忽变雪花飞,抱膝长吟况可知。

襆被可能来过我,忍寒相与话新诗。

(0)

望灵山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纷纭类列障,散漫如连帷。

磅礴千里间,众景皆奔驰。

颇讶地轴涌,未觉天柱亏。

不让昆崙高,遂使泰华移。

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

骈观拥佛髻,远睇凝蛾眉。

大或覆钟鼎,细亦铦刀锥。

石匮一何高,梯天此为墀。

崩腾铁马群,中有大将旂。

身居万石贵,气压累卵危。

雄杰亦莫状,清深亦馀姿。

蛟螭护绝磴,草木忘四时。

岂知水晶宫,閟藏神所司。

阴崖彼何灵,颈断不敢悲。

(0)

商山四皓赞

橘大天地窄,眼高秦汉小。

一片隐沦心,商山青未了。

(0)

霞谷清夜

执昼蕴丘壑,冥机未策勋。

瓦匜消古篆,石榻伴归云。

胜事知如许,馀生无所闻。

灯花冷相笑,何可补毫分。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六十

圣制安居处,凡夫路不同。

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

掀翻毗卢楼阁,只在顷刻。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0)

镜空

团团荷叶不相似,豁豁大虚难比伦。

个里洞然无一物,拟于何处拂埃尘。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