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理 山 避 暑 竹 亭 有 作 见 寄 次 答 明 /周 诗 阮 生 能 抗 俗 ,嵇 子 得 长 林 。僻 境 寡 人 迹 ,开 窗 多 鸟 音 。苍 藤 挂 朱 日 ,短 榻 卧 重 阴 。羡 尔 忘 机 事 ,云 山 意 已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短榻(duǎn tà)的意思:指短而窄的床铺,比喻短暂的安乐或权力。
寡人(guǎ rén)的意思:指统治者自称。原指古代诸侯、王侯自称,后泛指君主自称。
机事(jī shì)的意思:指重要的或关键的事情,也指重大的变故或事故。
鸟音(niǎo yīn)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鸟儿鸣叫的声音。
僻境(pì jìng)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或困境。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山意(shān yì)的意思:形容心境深远、意境高远,具有山的气势和情趣。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重阴(zhòng yīn)的意思:指天空阴云密布,形容天气阴沉,没有阳光。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诗的《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阮生能抗俗”暗指诗人效仿阮籍的超脱世俗,具有独立不群的品格。次句“嵇子得长林”则借嵇康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如同嵇康在山林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僻境寡人迹”描绘了竹亭所在之地的清静与远离尘嚣,只有鸟儿的鸣叫声相伴。“苍藤挂朱日”写出了竹亭周围环境的生机盎然,藤蔓攀附,阳光透过翠绿的竹叶洒下斑驳光影。“短榻卧重阴”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躺在简陋的竹榻上,享受着浓荫带来的清凉。
最后两句“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无拘无束、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的羡慕,以及自己对云山之间深远意境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