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三项羽》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恶名(è míng)的意思:指坏名声、不好的名誉。
妨贤(fáng xián)的意思:阻止有才能的人得到发展机会,妨碍聪明人的兴盛。
奋发(fèn fā)的意思:指积极努力,奋勇向前,不畏艰难困苦。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牧羊(mù yáng)的意思:指引导和管理他人行为,类似于牧羊人引导羊群。
三纲(sān gāng)的意思:三纲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三种重要关系。它强调了在社会中个体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义帝(yì d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理想的君主或统治者。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 翻译
- 放牧着羊群的义帝实际上妨碍了贤能之人,
仍然有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纲共同敬畏上天。
- 注释
- 义帝:指代古代的义帝,如楚怀王,被认为未能善用贤才。
妨贤:阻碍或妨害贤能的人施展才能。
三纲: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畏天:敬畏天命或自然法则。
树楚:比喻树立榜样或倡导某种行为。
击秦:象征对抗强敌或改革。
奋发:振作精神,积极行动。
恶名:坏名声。
苦争先:过分急于求成,争夺名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三》。诗中,作者以项羽的形象为切入点,批评他牧羊于民间时未能积极发挥才能,反而因为曾经的帝王身份妨害了贤能者的崛起。诗人认为,项羽本应借着楚国的声势对抗秦国,奋发有为,但他却过于在意自己的名声,不愿主动争取胜利,这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通过这首诗,陈普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暗含了对后世统治者如何正确对待人才和时机的警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