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合欢(hé huān)的意思:指亲密的夫妻、恋人分别后的重逢,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青霞(qīng xiá)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云彩呈现青色,美丽壮丽。
书带(shū dài)的意思: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作家(zuò jiā)的意思:指写作文学作品的人,特指以写作为职业的人。
合欢花(hé huān huā)的意思: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恩爱和睦。
书带草(shū dài cǎo)的意思:指书籍长时间不被使用,导致书皮上长满了青苔和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北山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
首联“北山高处采青霞,烟影林光葺作家”,开篇即展现出隐士在北山高处采摘云雾之气的情景,烟影与林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是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接着,“葺作家”三字则透露出隐士在山中建造居所,精心布置生活的细节,展现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融入。
颔联“懒读不栽书带草,独眠犹爱合欢花”,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懒读”表明对世俗知识的淡然,更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不栽书带草”可能暗喻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滋养。而“独眠犹爱合欢花”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快乐。
颈联“霜浇古石多无发,云挂危松喜有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顽强。霜冻中的古石似乎失去了生机,但正是这种看似衰败的景象,反衬出生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云挂危松喜有丫”则以云与松的互动,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的旺盛。
尾联“畏俗由来如畏病,莫教尘迹破庭沙”,总结了隐士的生活哲学。他之所以远离尘世,是因为害怕世俗的束缚如同害怕疾病一般,希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最后,“莫教尘迹破庭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希望避免人为的破坏,保持天地间的原始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过程,以及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