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泊千墩有感》
《晚泊千墩有感》全文
清 / 卢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野色平烟草,孤村泛海天。

铎声山顶寺,镫影树中船。

宿鸟残照征帆落晚烟。

长途寂寞万感从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泛海(fàn hǎi)的意思:形容广泛、浩渺无边。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平烟(pí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结束后,战火熄灭,烟雾散尽,恢复平静的景象。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万感(wàn gǎn)的意思:形容内心感慨万千,情绪激动。

烟草(yān cǎo)的意思:指烟草的香味或烟雾。也用来比喻一些具有迷人魅力或使人陶醉的事物。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征帆(zhēng fān)的意思:比喻远行、出发或开始新的事业。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卢震的《晚泊千墩有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水边景色。首句“野色平烟草”,以平缓的视角展现出广阔的田野与连绵起伏的草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田园风光。次句“孤村泛海天”则通过“孤村”和“海天”描绘出村庄孤立于天地之间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三句“铎声山顶寺”,远处山上传来的寺庙钟声,增添了静谧中的神秘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寻求。第四句“镫影树中船”描绘了夜晚船只在树影婆娑的水面摇曳,灯火闪烁,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第五、六句“宿鸟冲残照,征帆落晚烟”进一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宿鸟归巢,远行的船只消失在袅袅炊烟中,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长途多寂寞,万感忆从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面对漫长旅途的孤寂,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泊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幽而深沉的意境。

作者介绍

卢震
朝代:清

(1626—1702)清湖北竟陵人,京师籍,字亨一。范文程婿。所隶何旗不详。顺治间以诸生应廷试,授编修。康熙间累官为湖广巡抚。三藩乱起,弃长沙逃走,贬谪管乌喇船厂,后得放归。有《杜诗说略》、《说安堂集》。
猜你喜欢

屠牛叹呈张中柱学士

燕市西番旧羌落,屠杀天生自安乐。

都城用牛不计万,远近群驱就束缚。

撑拄蹄角侧不起,努张血力睛犹烁。

钦刃一哮微带声,中节砉然遂解膊。

庖丁见惯谈笑轻,一瞬十牛如振萚。

众牛旁立相待死,毛角濈濈神自若。

胔肪同登大俎盘,皮骨群分百匠错。

死犹济物不辞用,生本利人代耕作。

虎豹凶残出于柙,劳生尽力填溪壑。

功罪报施已不仁,造物何尝分厚薄。

东风春草年年生,老牛死尽犊还耕。

(0)

西郊

霜落松杉劲,场空黍稷收。

回云余暮雨,古大畏寒秋。

寂寂村烟断,荒荒野水流。

兵戈身已老,忍泪向旄丘。

(0)

平溪道中漫兴

不是函关界,胡为紫气翔。

岚氛迷晓色,林影障晴光。

雨洒征衣薄,风回驿路长。

分明烟火处,隔水正徬徨。

(0)

除日大雪登燕子矶

野梅香入寺门烟,雪落亭皋正渺然。

敢恨新年羁水国,谁能元日看江天。

千寻翠壁迷僧舍,三尺银花拥画船。

箧里红囊茶尚在,夜深活火手亲煎。

(0)

一貉行

山人朝猎得一貉,换米一筥十日乐。

一貉可怜获一筥,百貉成裘知几许。

素丝细制光蒙戎,堆床照耀锦绣红。

王孙著来骑大马,霜飞雪下无寒风。

时易调移不称意,金毳纵横遭委弃。

朱门错刀如流泉,还忆山人始得年。

(0)

望华山

关中八水汇,清渭独朝宗。

黄河西北来,交会船司空。

河流挟底柱,岳势分宏农。

山河两戒首,气压殽函东。

金天正肃杀,屹然白帝宫。

削成五千仞,真宰散鸿濛。

及关见岌嶪,元精罗心胸。

倏忽云气生,西接终南峰。

诸峰忽已失,俯首趋河潼。

峨峨司寇冠,独立青云中。

苍茫望三辅,秋气去安穷。

荒唐秦皇腊,寂寞希夷踪。

何当驾白鹿,还共骖茅龙。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