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中丞·其二》
《挽王中丞·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高(bǎi gāo)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道德操守坚定不移。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风云(fēng yún)的意思:风云指的是风云变幻,形容世事变化快速,多用来形容人物的兴衰或事物的变迁。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列柏(liè bǎi)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坚定不移,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

马台(mǎ tái)的意思:指马蹄踏脚,比喻人才出众,有特殊的才能。

前列(qián liè)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处于前列或领先的位置。

属镂(shǔ lòu)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法字画的笔法、雕刻的技艺精细,具有高度艺术价值。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胥山(xū shān)的意思:指人山人海,人多如山。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挽王中丞(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中,诗人以司马台前挺立的高柏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风云围绕旗帜的壮丽画面,象征着王中丞的威严和气节。接着,诗人通过“属镂不是君王意”一句,暗示王中丞的忠诚并非出于个人欲望,而是出于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责任感。最后一句“莫作胥山万里涛”,借用了古代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而杀伍子胥的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让王中丞的悲剧重演,希望他的英魂如同平静的江河,而非激起万里波涛般的冤愤。整句诗表达了对王中丞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其一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0)

苦雨

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苍凉微露日,惨澹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

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

(0)

和道粹雪夜直宿

天禄凝严近紫台,书帏夜对雪华开。

层楼直倚寒空出,清漏还从深殿来。

薄梦不成冰柱折,晓光先到玉花催。

兔园终是诸侯事,虚费相如能赋才。

(0)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二

文案渐消散,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夜静一萤飞。

爱赏忽成句,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遇此独依依。

(0)

致政王侍郎挽歌二首·其一

弱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0)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其二

昔日程文士,中间侍坐宾。

游陪惭晚辈,待遇过它人。

方叹龙门远,俄惊马鬣新。

西园行乐处,引领但沾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