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呈 月 窗 兄 宋 /陈 著 颇 有 爱 山 心 ,山 人 交 未 深 。不 知 回 俗 驾 ,依 旧 入 儒 林 。乐 处 外 何 有 ,故 书 中 可 寻 。渔 蓑 归 得 晚 ,风 雨 伴 吾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故书(gù shū)的意思:指旧书、古书。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山心(shān xīn)的意思:指山峰的中心,也借指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核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渔蓑(yú suō)的意思:比喻做事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
- 注释
- 颇有:非常。
爱山心:对山水的喜爱之心。
山人:山居之人,指隐士。
交未深:交往还不深。
回俗驾:回归世俗生活。
依旧:仍然。
儒林:儒生或学术界。
乐处:外界的乐趣。
故书:旧书,泛指书籍。
可寻:可以寻找。
渔蓑:渔夫的蓑衣。
归得晚:回家很晚。
风雨:风雨天气。
吾吟:我吟唱。
- 翻译
- 我深深地热爱着山水,但与山居之人交往还不深。
未曾想过要回归世俗的生活,依然投身于书斋儒林之中。
在外界的乐趣还有什么?只有在书中才能找到。
披着渔夫蓑衣回家已很晚,风雨中只有诗歌陪伴我吟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呈月窗兄》,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爱与对知识寻求的双重追求。首句“颇有爱山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然而接下来的“山人交未深”暗示了他并未深入结交山中隐士,更倾向于在儒学世界中寻找乐趣。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在于书本之中,而非单纯的山水之乐,“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最后两句“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描绘了诗人寓居山野的生活状态,即使晚归披着蓑衣,风雨相随,也自得其乐,沉浸于吟咏诗书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珍视学问的精神世界,以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黄车驾画竹
画竹忌屈不忌直,息斋由来有笔力。
今之画图几百年,人间尚自留真墨。
空堂昼挂风雨寒,明灭纤雾生微澜。
细观见竹不见画,何时石上削此三琅玕。
八闽高士黄司马,平生好文兼爱画。
碧草停珂夏省中,白云捲幔晴窗下。
每逢宾客出评品,遂使破素增高价。
开图似惜孤鸾丛,胡为写置荆棘中。
君不见洞庭之上潇湘岸,翠筱脩篁沙草乱,凤凰不栖鹧鸪怨。
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客从南方来见予,手持锦轴长丈馀,云是与可之画苏黄书。
中堂展玩思超忽,四百年来真故物。
败素飘零色已改,古墨惨澹神犹发。
文生此竹世希有,一枝不异双琼玖。
冥冥烟干动石壁,瑟瑟风叶临窗牖。
笔下何须扫万竿,胸中已自横千亩。
眉山长公元擅场,豫章太史谁可当。
片言相推四海重,只字尚使千年藏。
客从何处得此幅,令我嗟叹久怜惜。
苏黄不作与可死,人间书画无真迹,劝君宝此勿轻掷。
怀旧吟赠阮世隆
君家高楼对芳树,开宴曾留三日住。
铜槃绛爉煖照春,金壶银漏寒催曙。
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珊瑚不避铁如意,骅骝皆缠金络头。
尔时北上与君别,蔡州城外花如雪。
梦里犹寻汝上云,醉中却忆淮西月。
丈夫富贵各有因,如君立身亦不群。
行年四十未白发,生儿十八期青云。
君从秋日遥分手,我向东风一回首。
山下长搴旧薜萝,楼前应长春杨柳。
观打鱼用东坡韵
大鱼跳波如掷块,溪日溶溶照金背。
小鱼呴沫沿岸行,潜向沙边翻荇蒂。
家僮举网欣得鲜,持向庖丁割为鲙。
磁罂始见红尾摇,霜刃旋看锦鳞碎。
我虽爱此不忍食,悔不先教放溪濑。
自爱含生天地间,宁知失意波涛外。
嗟哉小物尚有然,人间得丧谁能会。
君不见鲲与鲸,钓者持纶空尔思,倏忽乘云下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