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
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
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寄萧仲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对于生活状况的感慨。
"贫里端何好,欣然肯不居" 这两句通过对比贫困与安逸的生活,抒发了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但内心自有所得,不愿意改变现状的情怀。
"诗臞将到骨,室陋得关渠" 描述诗人的文学修养已融入骨髓,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屋子中,也能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体现了诗人超脱物质条件,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我懒今仍老,谁能强著书" 表示诗人对于年华老去感到惆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写作的不情愿,这可能是因为年龄增长而精力不足,或是由于生活的压力使得难以专心于文学创作。
"谈间可无子,独判一秋虚"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友人的交流中感到孤独,即便是在丰富多彩的对话之中,也感受到了一种空虚和缺失,这可能是因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或是对于生活的某些方面感到不满。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不易,以及对友情和文学的深切怀念。
清晓戒徒御,出郊为胜游。
霜林半摇落,肃穆天地秋。
散策陟峻岭,凭高瞰清流。
禅居得兰若,迥觉林泉优。
露草凄更碧,风松郁相缪。
山空钟磬响,地胜池台幽。
竹色森不改,桂香泱漭浮。
经行岂莲社,景物如虎丘。
流水人寂寂,归云晚悠悠。
惜哉光景促,妙赏难淹留。
却步出山径,犹回恋山眸。
登临兴未尽,更理溪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