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康 提 刑 过 康 州 宋 /陈 怿 民 居 城 栅 尽 非 元 ,唯 有 江 山 似 昔 年 。听 讼 棠 阴 遗 旧 址 ,按 行 台 旆 照 晴 川 。重 来 自 喜 恩 威 洽 ,别 后 常 嗟 岁 月 迁 。道 侧 老 人 曾 卧 辙 ,拜 迎 相 顾 倍 怡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按行(àn xíng)的意思:
按次第成行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李周翰 注:“言车骑各按次第以为行队。”
巡行,巡视。《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因过按行閲视皇太后旧时衣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餘枚。”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虽未尝閲视形势,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尝按行其地,不可便以都水官吏可信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野人饲蚕,必架庐林下,手把长竿,逐树按行,为之察阴阳,御鸟鼠。”城栅(chéng shān)的意思:指城墙和城门,也泛指城市的防御工事。
恩威(ēn wēi)的意思:指以恩德和威严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或组织,既要给予恩惠,又要施行威武。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旧址(jiù zhǐ)的意思:指过去的住所或场所。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民居(mín j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的住宅,泛指民间的居所。
晴川(qíng chuān)的意思:指晴朗明亮的河川,引申为形容景色美丽、天空明朗的意境。
讼棠(sòng táng)的意思:指诉讼的案子,也泛指争议或纠纷。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听讼(tīng sòng)的意思:指法官或仲裁人听取当事人的诉讼,审理案件。
卧辙(wò zhé)的意思:指车马行进中突遇阻碍,不能再前进。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遗旧(yí jiù)的意思:保留古旧的事物或习俗
怡然(yí rán)的意思:心情愉快,安逸自得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 注释
- 民居城栅:过去的房屋和城墙。
非元:不再是元朝时期的。
唯有江山:只有江山。
似昔年:像过去一样。
听讼:审理案件。
棠阴:海棠树荫。
遗旧址:遗留的旧址。
按行:行走。
台旆:官员的旗帜。
晴川:晴朗的河流。
喜:欢喜。
恩威洽:恩惠与威严和谐。
别后:分别之后。
嗟:感叹。
岁月迁:岁月变迁。
道侧:道路旁边。
老人:老者。
曾:曾经。
卧辙:躺在车辙旁。
拜迎:拜见迎接。
相顾:相互看着。
怡然:愉快的样子。
- 翻译
- 昔日的民居和城墙都不再是元朝的模样,只有江山依旧如当年。
在海棠树荫下诉讼的旧址还能找到,手握节旗的官员走过晴朗的河川。
再次回来欣喜于恩泽与威严的和谐,分别后常常感叹时光流逝。
路边的老者曾亲眼见过车辙,见到我前来拜迎,彼此相视都格外欣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怿所作的《和康提刑过康州》。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康州民居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江山依旧的感慨。"民居城栅尽非元"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昔日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则描绘了提刑官在旧时审案之地——棠阴留下的足迹,以及他在晴朗江边巡视的场景,体现了官府的清明与威严。
"重来自喜恩威洽"表达了诗人对于康州百姓受到公正治理的欣慰,而"别后常嗟岁月迁"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描绘了一位老者见到提刑官时的喜悦和敬意,展现了人情的淳朴和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事,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勤政爱民和地方社会的安宁景象,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