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二》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二》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焚券(fén quàn)的意思:指烧毁契约或借据,比喻断绝与对方的关系或放弃已有的利益。

救火(jiù huǒ)的意思: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祸扩大或帮助他人摆脱困境。

十千(shí qiān)的意思:指很多,数量众多。也可用来形容程度极高。

行计(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和品行可以作为衡量其品质和能力的标准。

邑人(yì rén)的意思:指乡里的人,也可指乡下人、土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良的官员,史恭甫,他的美德体现在知恩图报和关心邻里上。他不仅烧毁自己的债务凭证以帮助贫困的邻居,还积极组织邑人救火,每年分发粮食煤炭,救济灾民,数额巨大。诗中提到,诗人原本期待他在月十二日从镇江归来,但直到两天后仍未来到,推测可能是因下雨阻碍了行程,或是忙于赈济饥荒事务。诗人通过这两首诗表达了对史恭甫未能及时到达的关切和对他无私奉献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其四

卜宅轩台近,因山禹穴深。

缀衣惊在匣,黄屋本非心。

海阔青云隔,天高白日沉。

秋风无马迹,惆怅属车音。

(0)

诸幕府见和复答二首·其一

一勺清甘寄悟真,觉城东路更相邻。

台倾劫火无遗烬,地转奔风有伏轮。

但遣篮舆从太守,深知幕府尽诗人。

登临莫忘千秋意,不必山阴记暮春。

(0)

送表弟晁公耄沿海师幕

岩邑相望数寄声,十年湖海最关情。

谈锋尚忆倾甥舅,鬓雪何堪数弟兄。

饱读父书聊自足,深知民事却须评。

扬旗且逐楼船下,万里波涛本不惊。

(0)

寄显之太尉使燕山

三年淮海静妖氛,老上龙庭又勒勋。

塞外争看真太尉,行间犹识旧将军。

尘清漠北烽烟断,风落山前号令闻。

预想归时如定远,争持白玉上青云。

(0)

偈二十七首·其十五

示现天宫补处身,尧风舜日耀乾坤。

今朝共祝南山寿,万国来朝万乘尊。

(0)

偈二十七首·其九

炎暑蒸人汗似汤,盐官用底岂寻常。

轻摇休问犀牛在,拈出清风宇宙凉。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