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长须(cháng xū)的意思:长须是指胡须长而垂下的样子,比喻人年纪大、经验丰富。
处家(chǔ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或居住。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宫殿(gōng diàn)的意思:宫殿是指帝王居住的宏伟建筑物,引申为豪华富丽的住所或场所。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旱灾(hàn zāi)的意思:旱灾指的是长时间没有降雨或降雨量明显不足的自然灾害。比喻事物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或者处境困难。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恍惚(huǎng hū)的意思:形容思想或感觉迷糊,不清晰或不真实。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身图(shēn tú)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外貌。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四灵(sì líng)的意思:
(1).指麟、凤、龟、龙四种灵畜。《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孔颖达 疏:“以此四兽皆有神灵,异於他物,故谓之灵。”《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冷眼观》第二四回:“你龟大哥列在四灵,要算同老龙王是平等弟兄,非比我们小辈。”
(2).指传说中的 苍帝 、 黄帝 、 白帝 、 黑帝 四神帝。《文选·张衡<东京赋>》:“尊 赤氏 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 薛综 注:“《河图》曰:‘四灵, 苍帝 神名 灵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黄帝 神名 含枢纽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协光纪 。’今五云四灵,谓除 赤 ,餘有四。”
(3).指古代神话中掌东西南北四方之神。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於东岳,白虎啸於西岗,玄武集於寒门,朱雀栖於南乡。”
(4).古代又用以指东西南北四方的星宿。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南郊乐歌·武德宣烈乐》:“四灵晨炳,五纬宵明。”
(5). 南宋 永嘉 诗人 徐照 、 徐玑 、 翁卷 、 赵师秀 的合称。 照 字 灵晖 ,有《芳兰轩集》; 玑 号 灵渊 ,有《二薇亭集》; 卷 字 灵舒 ,有《西岩集》; 师秀 号 灵秀 ,有《清苑斋集》。字中圴有“灵”字,故称。参阅《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十五》。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作礼(zuò lǐ)的意思:表示向人行礼,表达敬意或感谢。
水晶宫(shuǐ jīng gōng)的意思:比喻豪华富丽的宫殿或建筑物。
头角峥嵘(tóu jiǎo 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年轻人有出众的才能和崭露头角的气势。
- 鉴赏
这首诗《龙图》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龙这一神话生物的威严与神秘。诗中以“乾坤上下云模糊,潜龙忽起从江湖”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模糊与龙的突然出现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氛围。接着,“头角峥嵘目如镜,百尺袅袅垂长须”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龙的形象,不仅突出了其威猛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其智慧与力量。
“四灵之一为最灵,变化恍惚驱雷霆”进一步强调了龙作为四灵之一的特殊地位和它能够驾驭雷电的能力,象征着它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接下来,“水晶宫殿在渊底,古今不许凡人扃”则将龙的形象与神话中的水晶宫殿联系起来,增添了其超凡脱俗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龙居住之地的敬畏之情。
最后,“频年旱灾损禾黍,处处家家望霖雨。愿回枯槁作礼盈,莫置此身图画里”表达了人们对龙的祈求与敬仰。在连续的旱灾中,人们渴望雨水的降临,希望龙能带来生机与繁荣。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龙这一神灵角色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性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段落,寄托了人类对于自然和谐与丰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整体而言,《龙图》不仅是一首描绘龙之形象与特性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民间信仰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黔江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戒杀文
鳞甲材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
磨刀着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
或槌磕,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
㷟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
美君喉,誇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
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
从头一一报无差,炉戾镬汤何处避。
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
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