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
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得知友人携琴而来,选择在官府中过夜。这样的夜晚让诗人感慨往事,那些曾经喧闹的尘世之争此刻仿佛都已远去。庭院中的树木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有些萎缩,而城外的鼓声似乎因为寒霜而变得急促。
诗中“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两句,表达了友人虽然仍然握有某种权力,但尚未有机会展现其才华。这里的“副节”可能指的是官职中的副手或代理之类,而“高词”则是指值得赞扬的美好言辞。
最后两句“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曾经在高位上飞扬的才子们,如今是否也降临到如自己这般微末的地位,站在某个谢公的门前。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宁静氛围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个人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独。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
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
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
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
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
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西来爽气冲帘过。映槛外、花千朵。
绿天深护好楼居。蕊粉莫教弹破。
芸辉乍暖,紫绣垂遍,看帐里,瑶英卧。
流苏百结飘还堕。蝶乱处、莺梢妥。
十围溜雨剩霜皮,犹带六朝烟锁。
庄严便是,珠缨宝珞,称设慈云座。
常伴镜奁边。常随碡瑁筵。费仙人、种玉生烟。
扫尽纤尘弹一曲,明月下、百花前。笑我近来颠。
邀君雪后天。喜同心、兰蕙斯言。
愿得一生长聚首,丝竹事、乐中年。
游遍江南,算岁岁、飘零为客。
喜今日、故园载酒,好花时节。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
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青不断,圆无缺。
闻笑语,开欢靥。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
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
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