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怀林·其三》
《哭怀林·其三》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病(bào bìng)的意思:指身体不适、生病的状态。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风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风和火,比喻形势紧急、危急关头。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秋衣(qiū yī)的意思:指富人家里的贵重衣物。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嘱寄(zhǔ jì)的意思:委托他人寄送或保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的《哭怀林(其三)》。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句“梦中相见语依依”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梦中重逢的情景,言语间充满了依恋不舍,仿佛在梦中找到了慰藉。然而,紧接着的“忘却从前抱病归”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故人曾因疾病而归,这一情节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

“四大已随风火散”一句,运用佛教中的“四大”概念(地、水、火、风),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消逝,如同四大元素被风火所散尽,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不仅是对故人离世的哀叹,也暗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最后,“去书犹嘱寄秋衣”则以细节描写收尾,展现了故人生前对后事的关怀,即使在离世之际,仍不忘叮嘱后人寄送秋衣,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与深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故人对生活的细腻关注和对亲人的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对故人离世前后不同情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味深长。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步虚词四首·其一

晴日暖风吹紫霞,西岩开遍碧桃花。

仙家只住岩西畔,水水山山遮又遮。

(0)

至昌平与客月下看主人后园梨花

最爱梨花傍晚看,月光如水漾轻寒。

为怜明日知何处,试借春风暂倚阑。

(0)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

下方僧梵杂鸣钟,身上危阑复几重。

微看太液波光净,更接蓬莱雨气浓。

(0)

芙蓉

柳外风前生晚烟,一江秋水碧于天。

吴娃越女相思调,只爱银塘歌采莲。

(0)

碧云寺

鸟道千盘迥,羊肠一径斜。

年年二三月,红杏碧桃花。

(0)

雨后对花和答沈叔明

三径归来春水生,送春初觉病魂轻。

名花旧种浑无恙,携酒频过倍有情。

十尺阑干围紫艳,一番风雨妒红英。

殷勤寄语怜芳客,尚保丹心向日倾。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