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房陵(fá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墓地。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酒徒(jiǔ tú)的意思:指沉迷于酒的人,形容酗酒成性的人。
夔魖(kuí xū)的意思:形容音乐和舞蹈的美妙动听。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诗翁(shī wēng)的意思:指有诗才的老人,也指有才华的晚辈。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壮节(zhuàng jié)的意思:指壮丽的节日或令人敬佩的行为
- 注释
- 梁公:指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有壮节的人物。
夔魖:古代传说中的凶猛怪兽,比喻艰难困苦。
陶令: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
酒徒:指喜好饮酒的朋友。
房陵:地名,汉代诸侯国,与政治举措相关。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岁为一个甲子。
彭泽:地名,在今江西,与陶渊明有关。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陶渊明故乡。
末俗:末世,指社会风气败坏的时代。
诗翁:指陶渊明,因其以诗闻名。
- 翻译
- 梁公的豪迈气节面对夔魖毫不畏惧,陶渊明清高的人格寄托于饮酒之友。
他在房陵的政治举措究竟有何成效,年岁已至甲子又何必执着。
江山中只留下彭泽县令的画像,岁月流逝柴桑旧居已不在。
末世风俗尚无竞争之心,诗人叹息这样的风气恐怕不会消失。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描绘的是对两位古代清官狄梁公和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以及他们留下的美好政绩和精神遗产。
首句“梁公壮节就夔魖”赞颂了狄梁公的高洁品格,像是一只壮丽的鸟儿展翅飞翔。接着,“陶令清身托酒徒”则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清净自守的生活态度的仰慕,他虽喜欢饮酒,但始终保持着清醒与纯洁。
“政在房陵成底事,年称甲子亦何须”两句中,“房陵”指的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而“成底事”则是说狄梁公和陶渊明都能在他们的政治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至于“年称甲子亦何须”,则是在表达对他们不图名利、无需过分强调其政绩年代(如甲子等)的态度。
“江山彭泽空遗像,岁月柴桑失故区”两句中,诗人感慨于时光荏苒,古代人物的形象已经随风而逝,只留下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自然景观,如彭泽、柴桑等地。
末尾两句“末俗此风犹不竞,诗翁叹息未应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浮华、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感到失望,但仍旧对那些能够保持古代清官精神的人抱有希望和赞许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