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丘子野表兄郊园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宁静之感。
“花柳绕宅茂”,开篇以繁花绿柳环绕宅邸,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不仅展现了郊园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主人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先生在郊居”,点明了居住于此的人物身份——“先生”。这里的“先生”并非特定指称某人,而是泛指那些追求精神生活、远离尘嚣的知识分子或隐士。通过这一称呼,诗人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世界。
“下帷良已苦”,“下帷”原指读书人闭门读书,这里借指先生在书房中勤奋学习的情景。“良已苦”则表达了长时间专注学业的艰辛与不易,既是对先生勤学不辍精神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知识探索过程的艰难与挑战。
“时作带经锄”,“时作”表示偶尔、间或,“带经锄”则是手执农具,边耕作边诵读经书。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先生在劳作之余不忘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将学问与生活紧密结合,追求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这种将读书与农事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了主人在自然与学问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王君仪
尝思孔子昔在世,门生弟子三千人。
大哉卷舒圣人道,弦歌讲诵邹鲁滨。
立身非以利欲诱,至诚惟学义与仁。
雍容德艺愈磨厉,烜赫光辉弥日新。
追尘力行慕汲汲,忘疲善诱思循循。
外荣岂就卿相位,内乐惟知探道真。
所以万世作师法,望之仰之如北辰。
吾尝苦爱孟子语,渊源事业醇乎醇。
得君达欲善天下,陋巷穷惟周一身。
当时举世谓迂阔,进退何妨吾屈伸。
纷纷流俗何足托,以道优游能自遵。
瞥然顾彼万钟禄,有如聚散空中云。
乃知君子所为学,志将忧道不忧贫。
君仪建德一儒士,笃学沧溟陶粹纯。
年强有志辟邪说,气壮力苦锄荆榛。
放出森森梓杞材,秀枝烂漫敷青春。
读书侵暮即然烛,为文夜坐常达晨。
谁悯颜瓢啖藜藿,自怜范甑生埃尘。
每云外物未尝恤,披卷动能经累旬。
有时挥笔泻霖雨,但闻霹雳飞车轮。
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佳花美木竞妍秀,高山远岫皆嶙峋。
有时高谈倾耳听,又如天马超昆崙。
回顾驽骀百千辈,疲筋竭力安可群。
我嗟才识顽且鄙,书斋日得相依亲。
勤勤顾子能如此,固宜使人长书绅。
《赠王君仪》【宋·陆佃】尝思孔子昔在世,门生弟子三千人。大哉卷舒圣人道,弦歌讲诵邹鲁滨。立身非以利欲诱,至诚惟学义与仁。雍容德艺愈磨厉,烜赫光辉弥日新。追尘力行慕汲汲,忘疲善诱思循循。外荣岂就卿相位,内乐惟知探道真。所以万世作师法,望之仰之如北辰。吾尝苦爱孟子语,渊源事业醇乎醇。得君达欲善天下,陋巷穷惟周一身。当时举世谓迂阔,进退何妨吾屈伸。纷纷流俗何足托,以道优游能自遵。瞥然顾彼万钟禄,有如聚散空中云。乃知君子所为学,志将忧道不忧贫。君仪建德一儒士,笃学沧溟陶粹纯。年强有志辟邪说,气壮力苦锄荆榛。放出森森梓杞材,秀枝烂漫敷青春。读书侵暮即然烛,为文夜坐常达晨。谁悯颜瓢啖藜藿,自怜范甑生埃尘。每云外物未尝恤,披卷动能经累旬。有时挥笔泻霖雨,但闻霹雳飞车轮。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佳花美木竞妍秀,高山远岫皆嶙峋。有时高谈倾耳听,又如天马超昆崙。回顾驽骀百千辈,疲筋竭力安可群。我嗟才识顽且鄙,书斋日得相依亲。勤勤顾子能如此,固宜使人长书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867c675f1a1798211.html
广武山怀古
楚汉兵相接,乾坤昼亦暝。
虎争千里震,龙战四郊腥。
故垒从谁问,严祠自昔灵。
北风吹败木,落叶任飘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