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今藏古,无肱亦有肱。
《谶·其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之手,名为《谶(其五)》。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探讨了关于“尊胜”、“无肱”与“龙来受宝”的深刻哲理。
首句“尊胜今藏古”,可以理解为尊贵与胜利的象征在古今之间流转,暗示着历史的循环与传承。这里的“尊胜”既指外在的荣耀,也暗含内在的精神成就。
“无肱亦有肱”一句,以“肱”比喻辅助或助力,表达了一种看似无依无靠,实则内在自足的状态。这反映了禅宗思想中的“自性本具”观念,即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智慧与力量,无需外求。
“龙来方受宝”中的“龙”通常被视为智慧与力量的象征,此句意指真正的智慧与力量并非外在给予,而是内在觉醒的结果。只有当个体真正认识到自身内在的潜力时,才能真正地接受并利用这些“宝”。
最后一句“捧物复嫌名”,强调了对物质与名誉的淡泊态度。在追求智慧与内在力量的过程中,不应过分执着于外在的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个人内在精神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世俗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独立,追求真正的智慧与胜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