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世(bàn shì)的意思:指一生的一半时间,表示时间的长久。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看穿(kàn chuān)的意思:透彻地了解或洞察事物的真相
芦芽(lú yá)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时候,芦苇的新芽显得格外娇嫩,比喻在某种情况下,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显得非常突出、出众。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翻译
- 沉迷于山水间的烟霞,一生游历却无固定居所。
年迈时坐在蒲团上修炼内心平静,静观膝盖上生长的芦苇芽。
- 注释
- 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救治。
泉石:泉水和石头,代指山水自然。
痼:长期积累的病或习惯。
烟霞:指山水景色中的云雾缭绕。
半世:大半生。
著家:有固定的家。
蒲团:僧人打坐的垫子,也指修行者静修的地方。
三昧定:佛教术语,指心神专注、静虑的状态。
穿膝:穿过膝盖,形容生长的高度。
长芦芽:指生长旺盛的芦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寄题西湖并送净慈显老三绝(其二)》。诗中,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位隐逸于山水之间的高人形象。"膏肓泉石痼烟霞",这里的"膏肓"常用来形容病重难治,而"泉石"和"烟霞"则象征着自然的隐逸生活,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执着。"半世游山不著家",表达了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游历名山大川,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
"老入蒲团三昧定","蒲团"是禅修者的坐具,"三昧"指佛教中的定境,这里暗指诗人已经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禅定状态。"坐看穿膝长芦芽",则描绘了诗人静观岁月流转,任由时光在身边流逝,连芦苇都长到了膝盖的高度,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禅意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