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百谷还吴下》
《送王百谷还吴下》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隋堤千柳噪鸣蝉细雨轻帆溽暑天。

问驿尔寻文学馆,渡江人识孝廉船。

隐囊但可馀双笔,拄杖宁知有百钱。

归去吴门犹是客,赁舂谁似伯鸾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鸾(bó luán)的意思:指兄弟之间情谊深厚,互相帮助、关心的友谊。

但可(dàn kě)的意思:指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或条件,但还是可以做到或实现。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赁舂(lìn chōng)的意思:指租借别人的舂米机器舂米,比喻利用他人的力量或设备来完成自己的事情。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轻帆(qīng fān)的意思:指船帆轻盈,船行速度快。

溽暑(rù shǔ)的意思:指炎热潮湿的夏天。

暑天(shǔ tiān)的意思:指炎热的夏天。

隋堤(suí dī)的意思:指随意放纵、毫无节制的行为。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

吴门(wú mén)的意思:指江苏苏州的地方,也泛指江苏地区。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孝廉(xiào lián)的意思:孝顺父母,廉洁公正

学馆(xué guǎn)的意思:学校、学院

隐囊(yǐn náng)的意思:指隐藏、掩饰自己的才能或本领。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孝廉船(xiào lián chuán)的意思:指忠诚廉洁的官员,尤指清廉且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的官员。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王百谷返回吴地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隋堤千柳噪鸣蝉”,以隋堤的柳树和鸣蝉开篇,营造出送别的氛围,同时暗含历史的沧桑感。接着“细雨轻帆溽暑天”一句,通过细雨、轻帆和溽暑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环境,细腻而富有画面感。

“问驿尔寻文学馆,渡江人识孝廉船”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学问与品德的赞赏,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求学或仕途的道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接下来,“隐囊但可馀双笔,拄杖宁知有百钱”两句,通过简朴的生活用品,展现了友人淡泊名利、志趣高雅的形象,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切。

最后,“归去吴门犹是客,赁舂谁似伯鸾贤”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虽归故乡但仍需自谋生计的感慨,同时也以东汉文学家严子陵(字伯鸾)的典故,赞美友人的高尚情操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琴窗夜雪

寒更洞书幌,几上明素弦。

满意宇宙曙,霏霏正漫天。

(0)

浙江潮

只道潮声落,潮来复有声。

何当机事息,暂遣海门平。

(0)

和落梅

离离玉立已无多,颜色相于冷不阿。

一种东风自根极,铜鞮最后谪仙歌。

(0)

东湖晚步洪恩桥海棠洞三首·其三

百花洲前万柳堤,一川红绿醉春时。

楼台忽断见西爽,莺燕正深闻子规。

(0)

六朝

正朔奄奄一脉垂,不多文物迭兴衰。

菰芦等是偏方士,尔尚生逢六季时。

(0)

南剑鹿鸣

嘉宾卅七燕公堂,吾道方亨值一阳。

学力早知深孔孟,乡风端可继陈杨。

云霄九万朝天阙,礼乐三千染御香。

老守尚能观盛事,春深时节喜如狂。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