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亭·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半山亭(其一)》,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这首诗,庄昶以半山亭为载体,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真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墩千古且閒争”,以“一墩”象征半山亭,虽小却历经千年,引出对时间流逝与事物变迁的感慨。这里的“閒争”二字,既指自然界的万物在时间长河中的无常变化,也暗含了人世间的纷争与追求,在时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次句“拗鬼何知更此平”,“拗鬼”在这里可能是指那些试图改变或影响自然规律的力量,或是比喻那些试图扭曲事实、违背常理的人。这一句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无论何种力量都无法改变自然的平和与稳定。
接下来,“蕉鹿也知真梦梦”,引用了“蕉鹿之梦”的典故,即“蕉叶为鹿”的故事,用来比喻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模糊,暗示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往往带有主观色彩,甚至可能陷入自我编织的幻觉之中。这一句深化了对真实与虚幻的探讨,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迷惑。
最后,“此亭吾恐亦虚名”,诗人直抒胸臆,对半山亭的名声提出质疑,认为它或许只是世人赋予的一种虚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所在。这不仅是对半山亭的评价,也是对世间诸多事物价值判断的反思,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去探寻事物背后的真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半山亭这一具体意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自然、真实与虚幻、价值判断等多重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展现了庄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