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帘忽见月,始记是初三。
《初月·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连日未梳洗的状态下,慵懒地佩戴着发饰,直到偶然拉开窗帘,见到初升之月,才想起今天是农历的初三。诗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和对自然景象的捕捉,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连日无梳洗”,开门见山地描述了女子长时间未进行日常的梳妆打扮,流露出一种疏懒、不拘小节的生活状态。次句“云翘懒上簪”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慵懒形象,云翘本是古代女子用来固定发髻的发饰,此处用“懒上簪”三字,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对装扮的不感兴趣,反映出她内心的闲适与淡然。
第三句“钩帘忽见月”则是一个转折,通过动作的细微变化,引出对月光的意外发现。这里的“钩帘”既体现了动作的轻柔,也暗示了女子在不经意间拉开了窗帘,让月光得以照进室内。这一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始记是初三”点明了时间背景,同时也揭示了女子情感的变化。在见到月亮的一刹那,她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农历的初三,这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认知,更可能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的温柔似乎唤醒了她对过往或未来的某种思绪,引发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或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中女子在月光下的那份微妙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