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竹枝歌和曾大卿·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宋代社会中儿童学习音乐技艺的情景。通过“学箫学鼓少年群”,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他们满怀期待地准备在春天到来时为长官演奏,表达出对职责的认真与尊重。
“准拟春来奉使君”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与目的,也透露出孩子们对于即将来临的表演充满期待的心情。他们精心准备,如同“自向雕笼作行队”,既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排列整齐、有序练习的情景,又暗喻了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于音乐的天空,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安排好曲写殷勤”则进一步强调了孩子们对待音乐的虔诚态度。他们不仅在技巧上下功夫,更在情感上投入,力求将最真挚的情感融入到乐曲之中,以达到与听众心灵的共鸣。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与热情,是古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精神品质,也是这首诗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儿童在音乐教育下的成长状态,以及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一幅富有时代特色和社会人文关怀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即事
新官对旧官,一时顿改易。
新官莫自雄,旧官莫交谪;
区区一传舍,彼此皆过客。
我怀召伯棠,更思莱公柏。
南阳召与杜,父母歌畴昔。
胡今复扰攘,萑苻遍山泽。
蛮触起战争,秦越分肥瘠。
持后以较前,岂止差寸尺。
谁云后来者,不肯让前席。
杞人好忧天,徒忧终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