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庐(cǎ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高后(gāo hò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具有出色的成就或表现。
耕锄(gēng chú)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耕作,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
更事(gēng shì)的意思:指改变、调整事物的情况或状态。
汉书(hàn shū)的意思:指《汉书》,是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所著的一部中国历史书籍。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后汉(hòu hàn)的意思:指东汉时期的政权和文化,也可指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后汉书(hòu hàn shū)的意思:后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东汉末年至西汉末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遗迹的探访与感慨。首句“樵牧争相引,流泉古木馀”描绘了一幅山林间,樵夫和牧童争相前往,泉水从古老的树木间潺潺流出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宁静。接着,“草庐终不出,天意复何如”表达了对诸葛亮隐居不仕的惋惜与思考,暗示了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后两句“人重西川朔,功高后汉书”赞扬了诸葛亮在西蜀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后汉书》中所记载的丰功伟绩。最后,“南阳犹有地,谁更事耕锄”则以南阳为背景,表达了对诸葛亮若能继续耕作的假设性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人物的结合,展现了对诸葛亮及其事迹的深切怀念与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