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净 明 长 老 睡 庵 宋 /王 灼 阿 师 睡 三 昧 ,有 如 饱 叶 蚕 。以 睡 作 佛 事 ,复 名 作 住 庵 。梦 觉 本 何 择 ,月 行 影 在 潭 。勿 笑 脇 尊 者 ,二 子 正 同 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复名(fù míng)的意思:指同名人或同样的名字。
佛事(fó shì)的意思:指佛教的事务或仪式。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胁尊者(xié zūn zhě)的意思:指强迫尊贵的人做某事或接受某种安排。
- 注释
- 阿师:指修行者。
三昧:佛教术语,指深入专注的心境。
饱叶蚕:比喻修行者心无杂念,如蚕食叶般专注。
佛事:佛教中的修行活动。
所住庵:修行者的住所,通常指寺庙或静修的小屋。
梦觉:梦中醒来。
月行:比喻时间的流逝。
潭:这里可能指水潭,也可能象征内心深处。
胁尊者:佛教中的一个角色,可能指修行者中的某位前辈。
二子:指阿师和胁尊者。
同参:一同修行,共同参悟。
- 翻译
- 阿师沉入深度禅定,犹如吃饱叶片的蚕。
他用睡眠来做佛事,他的居所也被命名为庵。
梦醒并无选择,月亮移动,影子映在潭中。
别嘲笑胁尊者,他们两人正在同样的修行道路中同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净明的僧人在庵中沉浸于深睡之中的景象。"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形象地表达了净明长老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状态的深度睡眠,其安详自若如同吃饱后安然休息的蚕虫。"以睡作佛事,复名所住庵"则透露出这位僧人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睡庵”,暗示他可能认为沉思冥想和睡眠同样重要,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诗中接着写道:"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表达了净明长老对现实与梦境、觉醒与入睡的态度,他似乎并不介意这些状态之间的区别。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月光照映在水潭之中,这是一个宁静而超然的场景。
最后两句"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诗人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但其实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物。"二子"可能指的是净明长老周围的两位弟子,他们正与师父一样地投入到精神修行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净明长老睡眠状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禅宗对“心即是道”的强调,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达到修行境界的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园子
当年内苑花如绮,万树红云日边倚。
监使惟承巡幸欢,诛求那惜花园子。
别有朱门令尤急,绿衣怒叱青衣执。
春风惨惨白日寒,愁把花枝对花泣。
祇今圣主罢游畋,诏书屡却黄龙船。
岁时虽有上林役,种植还堪助衣食。
君不见玄明宫少阳院,秋雨霏霏秋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