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一》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一》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年年荆棘侵儒苑,处处烟尘战场

岂料今朝觐宣父,豁开凡眼文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觐(cháo jìn)的意思:指穆斯林信仰者前往麦加朝拜的行为,也用来比喻虔诚地前往某个地方参拜或拜访。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凡眼(fán yǎn)的意思:指一般人的眼力、眼光,常用于形容视野狭隘、见识浅薄的人。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宣父(xuān fù)的意思:宣扬父亲的功绩,传颂父亲的美德。

烟尘(yān chén)的意思:指烟雾和尘土,也比喻战争、纷争等带来的烟尘扰乱的景象。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其一)》由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通过“年年荆棘侵儒苑,处处烟尘满战场”这两句,描绘了战乱频繁、文人学士遭受摧残的社会背景。接着,“岂料今朝觐宣父,豁开凡眼睹文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文化繁荣景象的惊喜与感慨,以及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整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乱与和平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状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与文化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题慈恩寺元遂上人院

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

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

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

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

(0)

银州北书事

南辞采石远,北背乞银深。

碛路虽多险,江人不废吟。

雕依孤堠立,鸥向迥沙沈。

因共边人熟,行行起战心。

(0)

送刘校书游东鲁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

才编精二雅,分合遇诸侯。

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

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0)

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

候馆人稀夜自长,姑苏台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簟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湿萤光。

西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画堂。

(0)

闻两河用兵因贻友人

故人日已远,身事与谁论。

性拙难趋世,心孤易感恩。

秋悲怜宋玉,夜舞笑刘琨。

徒有干时策,青山尚掩门。

(0)

和友人送僧归桂州灵岩寺

楚客送僧归桂阳,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柳絮拥堤添衲软,松花浮水注瓶香。

南京长老几年别,闻道半岩多影堂。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