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
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悠然自得的画面。"牧人乐下牧",写出了牧童在完成一天劳作后的轻松愉悦,"背骑吹短笛"则展现出他的闲适与惬意。笛声穿透吴地的低垂云层,旋律融入楚地的梅花香气中,营造出宁静而淡雅的意境。
"声穿吴云低,韵入楚梅的"这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笛声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向往。接下来的"谁嗟苦调急,自与幽意寂",似乎在说尽管笛声中可能蕴含着些许忧郁,但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它却显得孤独而深沉,与周围的寂静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应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诗人想象牧童的笛声如同远古尧舜时代的民谣,简单质朴,直接来自内心,与大地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充满了淳朴的喜悦和对和谐生活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牧笛声,传递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
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
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