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宜寻侣卧,不为棤香来。
坐石寒三个,孤吟绕百回。
高情忍群艳,澹立照苔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寻访梅花的情景,充满了对梅花的深情与赞美。首句“崚晚空相忆”以“崚晚”点出时间,黄昏时分,环境显得格外宁静,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梅花的过往,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春游慰落梅”则转而表达诗人通过春游来慰藉凋零的梅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情感和对生命衰败的惋惜。
“却宜寻侣卧,不为挼香来”两句,诗人选择与梅花为伴,静卧于石上,而不是为了获取梅花的香气而来,这体现了他对梅花精神品质的敬仰,以及对纯粹情感的追求。接下来,“坐石寒三个,孤吟绕百回”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冰冷的石头上,反复吟诵,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波动。
最后,“高情忍群艳,澹立照苔莓”两句,诗人以梅花自比,表示即使面对众多繁华的花朵,自己依然坚守高洁的情操,静静地矗立在苔藓之上,映照着周围的环境。这种自我反省和对高尚品格的坚持,是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深刻领悟和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寻访梅花的过程和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坚守。
莫辞脚力造诸方,佛法无多要久长。
历尽崎岖到平地,归来掀倒破禅床。
何人意行山水重,草木惊笑来天风。
茅檐鸡飞犬升屋,屐声疾奏邻家翁。
逢迎初非乃翁事,盆盎净洁求无同。
一犁春雨饱膏沐,千顷秋日加曈昽。
恭惟耕稼我自出,敢与造物论丰凶。
树间井亦颇寒冽,门前石不烦磨砻。
愿公藉石饮此水,鸭猪肥大牛羊丰。
杖藜吾父坐吾祖,日望四海宽租庸。
太平果在放船手,此诗与画当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