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伴侣(bàn lǚ)的意思:指与人一同行动、共同生活、互相依赖的伙伴或配偶。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苦雨(kǔ yǔ)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痛苦的经历。
毛羽(máo yǔ)的意思:指微小的事物或细微的差别。
偶尔(ǒu ěr)的意思:偶尔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不是经常或定期的,而是偶然或不经常的。
沙渚(shā zhǔ)的意思:指沙地和岛屿,比喻边远偏僻的地方。
酸风(suān fēng)的意思:指人说话或行为中带有嘲讽、讽刺之意,使人感到尴尬或不舒服。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乌衣(wū yī)的意思:指黑衣服,也指官员的服装。
消受(xiāo shòu)的意思:承受、忍受
学文(xué wén)的意思:学习文化知识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自解(zì jiě)的意思:自己解决问题或困难
- 鉴赏
这首《如梦令·鹦鹉》由清代诗人吴瑗(文青)所作,通过鹦鹉的形象,描绘了其在寒冷环境中孤独与坚韧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只小生灵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本是乌衣伴侣”,开篇即点明鹦鹉原本生活在乌衣巷中,与同类相伴,过着相对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学文鹥沙渚”,转折处,诗人以“文鹥”(一种水鸟)为喻,暗示鹦鹉选择了不同于水边生活的道路,或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栖息地或是出于某种原因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偶尔寄寒庑,消受酸风苦雨”,这两句生动描绘了鹦鹉在寒冷的屋檐下,独自承受着刺骨的寒风和无情的雨水,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却依然坚韧地生存下来。“无语。无语。”重复的“无语”二字,不仅表现了鹦鹉在恶劣环境中的沉默与无奈,也暗含了诗人对其无声哀鸣的同情。“犹自解怜毛羽”,结尾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鹦鹉虽身处逆境仍能珍惜自身羽毛的赞赏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鹦鹉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思考,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生命的深刻体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城梅花引.为飞伯赋青梅
汉宫娇额倦涂黄。试新妆。立昭阳。
萼绿仙姿,高髻碧罗裳。
翠袖卷纱閒倚竹,暝云合,琼枝荐莫凉。
壁月浮香摇玉浪。拂春帘,莹绮窗。
冰肌夜冷滑无粟,影转斜廊。
冉冉孤鸿,烟水渺三湘。
青鸟不来天也老,断魂梦,清霜静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