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鱼閒戏藻,驯鹤喜依人。
谁识榕阴下,壶中别有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清晨山色的翠绿与隔岸岩石的嶙峋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烟水之滨的意境。通过“不觉市廛近,还疑烟水滨”的对比,突出了水亭环境的清幽与世外桃源般的感受。
接着,诗人进一步展开画面,描绘了游鱼在水藻间悠闲嬉戏,驯鹤则亲近人类,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最后,“谁识榕阴下,壶中别有春”一句,运用了“壶中日月长”的典故,暗示在榕树的荫蔽之下,隐藏着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结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暑风凉月。
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
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
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
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
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
竹根流水带溪云。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