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冀调金鼎,那知去不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江国(jiāng guó)的意思:江国是指江河之国,也指江南地区。
金鼎(jīn dǐ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投闲(tóu xián)的意思:指把闲暇的时间用于娱乐、消遣或放松。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 鉴赏
这首挽词以沉稳的笔触,描绘了对邓元孚待制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首句“从容绍圣末”,点明了邓元孚去世的时间背景,暗示其离世之日的平静与从容,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接着,“直节更谁攀”一句,赞美了邓元孚的正直品格,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之情。在这样的赞誉中,诗人也暗含了对当今世风的感慨,似乎在说,像邓元孚这样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人,如今已难寻觅。
“不见豺当路,悬知虎在山”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奸佞比作豺狼,将正直之人比作猛虎,形象地表达了对奸邪势力的痛恨以及对正义力量的期待。同时,这两句也隐含了对邓元孚生前遭遇的同情与理解,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深刻认同。
“石渠聊试可,江国竟投闲”则转而描述了邓元孚生前的仕途与生活状态。石渠,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官职,暗示邓元孚曾有过一段忙碌而充实的为官生涯;“江国竟投闲”,则透露出他最终选择了退隐,过上了宁静的生活。这一转折,既是对邓元孚个人选择的尊重,也是对其内心追求的一种理解与共鸣。
最后,“尚冀调金鼎,那知去不还”表达了对邓元孚才华的肯定与遗憾。金鼎,古代用来烹煮食物或药物的大锅,这里象征着高超的技艺或才能。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希望邓元孚能继续施展他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但遗憾的是,他已经离开了人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整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邓元孚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正直品格的崇尚、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逝者才华未尽施展的惋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