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梅(jiāng méi)的意思:比喻人的性格或心情像江梅一样坚韧不拔,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檀板(tán bǎn)的意思:比喻人的身体非常瘦弱,像檀木板一样薄弱。
亭馆(tíng guǎn)的意思:指亭子和馆子,泛指建筑物。
消歇(xiāo xiē)的意思:形容声音渐渐消失,消散无踪。
一桁(yī héng)的意思:指数字中的个位数,也用来形容数目很少。
玉筝(yù zhēng)的意思:指古代乐器筝的美称,也比喻音乐艺术。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竹西亭馆的寂寥景象。首句“竹西亭馆住谁家”,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场景,仿佛在询问这幽静之地是否还有人居住。次句“一桁疏帘有绿遮”,通过“疏帘”和“绿遮”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暗示着这里曾经有人居住,而现在却显得有些荒凉。
接着,“檀板玉筝久消歇”一句,将视线转向了亭馆内的陈设——檀木制成的乐板和玉制的筝,这些乐器长久以来无人弹奏,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往日的繁华不再。最后,“过江梅雨但鸣蛙”则以自然界的声响作为收尾,梅雨季节,江边的青蛙叫声此起彼伏,与之前的人声鼎沸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冷清与寂寥。
整首诗通过对竹西亭馆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繁华与当前衰败之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二月二十六日趋府
谁谓一舍远,不办三餐趋。
亭午县市西,衙鼓府城隅。
匹马惊鸟去,指槌冰在须。
北风挟霜气,万象付摧枯。
想当折琴弦,未怪裂人肤。
驼裘被甲如,是日有若无。
客首不暇回,顾容少踟躇。
出处不能同,劳逸为之殊。
庞翁马少游,似非隐者徒。
乡居老躬耕,饱温得自娱。
婆娑铜墨间,盍亦省头颅。
蓘穮脱中熟,吾口良易糊。
九日留交代
归轩小驻莫匆匆,佳节胡宜客路中。
已缔金兰千载契,政思萸菊一樽同。
磕山烟薄秋容瘦,槐衮帘疏晚照红。
此兴向君殊不浅,要看醉帽受西风。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作
白虫散如蛆,黑虫聚如蚁。
循缘仍咂齧,欲寐复九起。
吾舟玉为粒,生此果何理。
神奇作臭腐,秋暑况如燬。
人生托洪炉,一饱盖分尔。
临流念彫年,胡乃置身此。
笑口忽唶惋,曼肤或疮痏。
堤防费应俗,情伪良不美。
短篱护松菊,吾归殊可喜。
锥刀诧朋侪,嗟尔商贩子。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