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见事(jiàn shì)的意思:指能够凭借经验和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的真相。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轻装(qīng zhuāng)的意思:指人不携带行李或只携带少量行李出行,也可比喻言行举止简单、不繁琐。
双成(shuāng ch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都取得了成功,互相成就。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烟霭(yān ǎi)的意思:指烟气和霭气,形容景物朦胧不清。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无是公(wú shì gōng)的意思:指没有什么是可以公开表露的,表示事情的真相无法公开或难以明言。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失题九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轻装简行,趁着拂晓的微风,独自踏上旅途的情景。"结束轻装趁晓风",开篇即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崎岖行李偶难同",则点明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与同行者难以并肩前行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旅途的不易,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双成老"和"无是公"分别出自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
"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思考。"穰侯"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臣,"原宪"则是孔子的学生,两者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权势与贫贱的不同看法,也展现了他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两句"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则以洛阳的烟霭和鸡黍之约作为结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信心。"因缘在"和"定不空",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雪
去年腊雪已四白,五白六白农夫愁。
麦苗冻熟锄不得,菜心僵死何时抽。
常年梅花已烂漫,今者乾没如拘囚。
枯枝尚黏红豆绿,细蕊初作苍蝇头。
纷纷黄雀狡于鼠,穷阎有粟争呼取。
老鸢自作攫肉谋,空屋狐狸夜相聚。
呜呼狐狸有屋尔得居,室中居人今在无。
或言白骨如白雪,雪亦有仁遮白骨。
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
时时一长吁,惭与蝼蚁俦。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
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