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喧时得避,松为响飕飕。
《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与友人毕牧生、萧湘隐一同游览万松庵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城喧时得避”,点明了诗人暂时逃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寻求宁静与自然的体验。接着,“松为响飕飕”一句,通过生动的拟声词“飕飕”,形象地描绘了松林间风声的清脆悦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复与行吟接,因令旅思留。”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林间漫步、吟诗的场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同时也流露出旅途中的思绪被深深触动的情怀。
“维新香火故,结夏石堂秋。”这里运用了佛教文化元素,描述了万松庵作为宗教场所的庄严与静谧,以及秋季特有的宁静氛围。诗人通过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内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看展华严礼,殊无一字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观看了华严法会的仪式后,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感悟,但又觉得难以用言语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整个诗句含蓄而深沉,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宗教文化的敬仰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紫宸殿退朝口号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情诗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蹰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