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趋燕在即值儒美有五羊之行驰书言别诗以复之》
《趋燕在即值儒美有五羊之行驰书言别诗以复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衡心十载日相求,相视相期物外游。

忽听羊峰催折屐,空馀鳄渚忆同舟。

岭梅落尽劳乡梦,江杏开时结旅愁

两地云天堪一泪,春风万里倍离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旅愁(lǚ chóu)的意思:旅行时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梅落(méi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或消失。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相视(xiāng shì)的意思:两人或多人相互对视,互相注视着对方。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折屐(shé jī)的意思:指解除、摆脱或放弃职务、责任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趋燕在即值儒美有五羊之行驰书言别诗以复之》。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即将分别的离愁别绪。

首联“衡心十载日相求,相视相期物外游”,诗人回顾了与友人十年间的深厚友谊,共同追求的精神世界,仿佛超越了世俗的束缚,遨游于心灵的广阔天地。

颔联“忽听羊峰催折屐,空馀鳄渚忆同舟”,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情景。羊峰的呼唤仿佛催促着友人踏上旅途,而诗人只能在心中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如同在鳄渚上并肩划船,留下深刻的记忆。

颈联“岭梅落尽劳乡梦,江杏开时结旅愁”,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岭上的梅花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诗人对友人归乡梦想的失落;而江边的杏花盛开,却勾起了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忧虑。

尾联“两地云天堪一泪,春风万里倍离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哀伤。无论两地相隔多远,云天之下都承载着诗人的眼泪;春风万里,更增进了离别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思念。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最关怀表里山河,天夺斯人,非仅吾乡福薄;

不留身担当宇宙,帝隆恤典,犹欣后起贤多。

(0)

挽郭嵩焘联

夙抱在致君泽民,直追隆三代,无负生平,渤澥荡波臣,赖有孤忠存绝学;

论交则忘形遗分,更共保百年,相期俗外,精灵归列宿,只缘吾道哭斯人。

(0)

佛山经堂寺客堂联

言外得真诠,是梅子熟时,木樨香候;

静中参妙趣,正茶烟扬处,竹雨来初。

(0)

挽曾纪泽联

左彭继殁,已为大局寒心,何期吾楚贤材,又弱一个?

邦国联交,共信满腔热血,试问诸夷悦服,更有几人?

(0)

挽叔达甫联

岁在子而遭吾伯丧,岁在戌而遭吾父丧,岁在丑而遭吾叔丧,独灵光鲁殿岿然,胡竟风霜陨中寿;

客于汴者前三月返,客于沪者前三旬返,客于都者前三日返,惟淮浦片帆未莅,何堪雨雪泣归途。

(0)

挽郭嵩焘联

稚齿识林宗,三十年往事如棋,几更枰局,维公以韩苏伟望,冠冕人伦,想平生抱负殊尤,东粤西欧辉节钺;

忠肝侔杜老,廿二首遗诗在箧,重感沧桑,念我属孔李通家,浮沉幕府,荷先执逾恒奖励,南容北叟愧箕裘。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