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园亭七首·其二》
《夏日园亭七首·其二》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溶溶新绿池塘红藕花深属玉藏。

蓦地赤游忽惊散,空馀烟水斜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红藕(hóng ǒ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品质。

惊散(jīng sàn)的意思:惊吓后四散逃离

蓦地(mò di)的意思:突然,忽然之间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属玉(shǔ yù)的意思:指与玉石有关的事物或人。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新绿(xīn lǜ)的意思:指春天刚开始的时候,大自然的一切都呈现出新鲜翠绿的景象。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园林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句“溶溶新绿满池塘”,以“溶溶”二字形容池水的柔和与清澈,与“新绿”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池塘中满眼皆是嫩绿,仿佛大自然的新生命在此汇聚,给人以清新之感。

次句“红藕花深属玉藏”,将视线转向池塘深处,红艳的荷花与翠绿的荷叶交织在一起,宛如碧玉镶嵌其中,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这里的“属玉”不仅指出了荷花的颜色,更赋予了荷花一种珍贵而美好的形象。

第三句“蓦地赤游忽惊散”,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种突然的变化。或许是鱼儿的跃动,或是蜻蜓的飞舞,打破了这份宁静,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这一句通过“蓦地”和“忽惊散”两个词,巧妙地表现了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奇妙之处。

最后一句“空馀烟水半斜阳”,收束全诗,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远方。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形成半边的金色光影,与远处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园林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之流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十五

才罢沿流又溯流,关河不尽兴悠悠。

书生别有胸中略,閒看横江万斛舟。

(0)

夜上吕梁洪

水村夜寥寥,秋月流空白。

牵舟上吕梁,逆浪涌寒雪。

愧彼役夫劳,当此滩水涩。

忆我四方游,江湖饱涉越。

祗召复兹行,恩重知才劣。

矢心复何如,长洪石如铁。

(0)

江行三首·其二

顺流驾长风,挂席何快哉。

青山若相送,两岸犹崔嵬。

恩召信光渥,报称知非才。

贞白有君子,宁不动中怀。

(0)

拟古四十一首·其二十六

骊珠不易探,至理不易论。

端木称达者,性道犹弗闻。

五十知天命,玄圣有遗言。

区区事末学,役役劳其身。

葩藻灭素质,声利迷心源。

有若亡羊客,秪见岐路分。

何当息冥升,来复求其根。

(0)

秦对岩宫谕七十·其三

匝月笙歌宴未移,脩脩书剑自天涯。

品题易作连城贵,剪拂宁忘伏枥思。

中允最怜投分久,舍人应念报恩迟。

只余木食严栖客,愿自商山更采芝。

(0)

自题山庄

无那青山笑白头,抽簪聊复小句留。

不知陆羽泉南社,何似黄冈县里楼。

风月无边多暇日,溪山第一况新秋。

藕花开落闲门掩,飞来飞去几点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