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髭自咏·其四》
《留髭自咏·其四》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今朝诗思为髭抽,后日诗从撚处求。

倘每吟诗频撚断,诗人口老僧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后日(hòu rì)的意思:指未来的某一天,即明天以后的日子。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人口(rén kǒu)的意思:指人口过多,超过了容纳的极限,导致拥挤不堪。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自我调侃。首先,“今朝诗思为髭抽”,这句话巧妙地将诗思的涌现比作髭须的生长,形象地表达了灵感的突然降临,如同新长出的髭须一般,给人以新鲜感和惊喜。接着,“后日诗从撚处求”,这里的“撚”字,意指捻动、思考,诗人通过这一动作,暗示了在后续的创作中,他将不断思考、探索,寻找灵感的来源。这种对创作过程的描述,既体现了诗人的勤奋与执着,也流露出对艺术追求的深沉思考。

最后,“倘每吟诗频撚断,诗人口比老僧头”,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为了寻求最佳的诗句,不惜反复推敲、修改,甚至到了“撚断髭须”的地步。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不仅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也暗含了对传统美学中“苦吟”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将诗人的形象与“老僧头”相比较,既是对自身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也是对古代文人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与热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9)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5)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2)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2)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2)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2)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